In Class ~「簡報技巧」老師努力給出激勵與提點,After Class ~「簡報學習」則靠你努力的自我鍛鍊。
「口語表達」技巧的提昇唯有不斷上台、體會、修正與自我要求
教授「口語表達」相關課程多年,最熱門的「簡報技巧」與「內部講師」課程其角色扮演與技巧心法略有不同,但相同的是授課老師都需要鼓勵學員在聽完重點整理後,直接上台播放PPT檔案實務演練,並接受各方建議指教。
不同於其他實務課程,老師也許期待你表單算式會填、流程步驟操作熟悉、或Q/A提問可以正確回答就好,表達課程演練裡所謂的〝各方建議指教〞是除了老師提出的各方面點評修正外,還需接受來自全班其他學員的各類褒貶,以及自己也必需提出優/缺點與看法說明。所以這可是最直接的當眾考驗,高下立見!
那麼由誰來上台展示與演練給大家點評參考呢?課程若礙於人數與時間的限制無法每人都實務演練時,企業訓練課程就常會採取如長官直接指派、各部門派一代表、近期負責專案需要提報者,或是找比較資深/資淺同仁來示範或磨練等方式。
另一接受度也頗高的方式則是由同桌小組成員的互相推選,小組成員言明遊戲規則,即使是「剪刀、石頭、布…」猜拳或抽籤也行,大家一陣騷動後歡呼聲夾雜著嘆息聲也是常有之事,老師這時除了忙著協調與確認演練人選外,更重要的激勵角色就要即時上場了。
哪種學員需要被激勵?哪種激勵方式又比較有成效呢?
通常演練的方式我會給學員們建議,但演練規則並沒有要求一定的制式化SOP,有時甚至會開放給學員們自訂點評項目或標準,若大家有明顯意見衝突則必需設法說服他人以獲得共識,這樣也是溝通表達訓練之一。
至於激勵,據我課堂上多年觀察則是人人需要、且多多益善!差別只在於用辭之選擇與輕重,以及點評鼓勵必需講求具體且有建設性。而不是對怯場或自信心不足學員就放水,或一味空泛的對每人都讚譽有加、看不到缺失。
曾有學者針對激勵 DNA 中的重要元素 Drives,分析不同的驅動力。針對每堂課來受訓的學員組成不同,氛圍與課程期待也多不同,我的激勵選項也就不同。
鼓勵爭取榮譽感可以是其一,不同部門一起來上課可以設計團隊簡報競賽,優勝隊可有獎賞或提報主管。提昇訓練後成效或增加成就感亦是好方法,例如協助學員完成精美的 PPT 檔案或簡報贏得老闆或客戶讚賞。
另一我在課堂上慣用的正面氛圍營造也很有效,強調不會隨時點名要求發言、演練點評也不用人人上台絕對尊重大家意願與狀況,結果不勉強且無壓力的學習氣氛一但形成,反而大家的課程投入比預期還好。
外部講師的角色扮演亦師亦友
在「黑板不要擦」一文中曾提到:講師除了專業素養要好,且要能夠瞭解學員的學習狀況,要有能力掌握課程的運作以創造最高課程效益,具備絕佳的場控能力(Classroom Management)才是一位全方位的專業講師!除了專業知識外,外部講師角色之於我自許是”授業解惑”多於”要求改進”!
畢竟來上課的學員常有年資長、專業佳的企業主管;更多的是忙碌不已邊上課被迫中斷分心處理公務,外部講師多點關切體諒、避免苛責不悅,並力求課程表現實務有內容抓住大家注意力,常常才可換得學員更多的尊重與願意參與投入,特別針對是上述「直接的當眾考驗」上台實務演練!激勵更是必要元素。
所以我常掛在嘴邊叮嚀學員「老師點評的力度彈性很大,不會下重手!」(註:參考鄭老師講師教學方法Video) 我常運用溫和的口氣與中性的用辭就觀察看法先鋪陳打底,再適度點出學員不妥之簡報表現,並協助找出原因,及提供建議與改進方法。時間許可還要讓其自述一番,這樣學員當下就不致失了面子或場面尷尬。過程中並適度的把關來避免同儕建議時出現負面或批判攻擊言論,整體的學習就能正面且具建設性。最後修正完了再補上激勵話語則更能延續課程效益。
課堂激勵有目標激勵、物質激勵、精神激勵…等多種方式可依情況混合使用,即時的讚美與表揚也常有畫龍點睛之效。再缺乏經驗表現平平的台上講者,我也能找出至少一兩項此人值得誇獎讚美之處,可以是他良好的形象態度,也可能是語速恰當或準時結束!以上種種讓我教授表達課程20年仍樂此不疲,因為每堂練習的課我都想讓全班學員無痛苦學習,期許能帶著實質成效與好心情離開鄭老師的教室。
課後的自我鍛練與自我管理
「事的管理」常關乎情境、方法、資訊、成員等變數;「專案的管理」則牽涉組織、流程、品質與策略等管控;訓練學習的成效高低則著重在「人的管理」,本文前言摘要中所提到的課後自我鍛鍊。其中包括自我控制 (口語表達之語速恰當、沒有贅字),自我承諾 (口語表達上台前之用心準備、事前推演),自我提昇 (口語表達台上的自信心、現場掌控能力)
After Class 課後不斷的自我鍛鍊與勤加上台練習,把老師當成重要諮詢對象與學習資源。「好課程 & 好老師」能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久久受用,來自簡報表達老師課堂上給你的激勵提點,亦可激發潛力與求進步的企圖心。但實務演練絕不僅只於課堂上通過老師與同儕的認可,更要在現實職場上持續精進,才能通過長官客戶大眾的直接考驗。
© Copyright Li-Ying Che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