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語表達訓練課程結束後,經常有學員用大哉問的方式來提問。這類有時天馬行空牽涉甚廣、或可能已是行之經年很難改變的個人積習,老師固然能給你一帖好的處方建議,但無法立刻幫助你產生改變。唯有察覺自身問題認清現狀,設定目標並積極練習,才能夠開始提昇進步。

連敬業老師都頭痛的課後大哉問

上台公眾表達講話時,大多數人的困擾或問題會是一樣嗎?每次演講或上課結束,我總是好奇猜測在今天這一群學員/聽眾當中,究竟會有多少人來問問題?所提出的問題又會正好就是我的「口語表達與簡報Q&A 題庫」名單中的排行榜前三名嗎?

下課後邊走出教室要離開時,常會出現幾張臉以「意猶未盡」的表情跟著我,或背後傳來一些詢問聲:

「老師我可以加妳的line嗎?」
「老師妳在哪裡還有開公開班呢? 」
「老師妳下次演講時間及地點在哪?」
「我還有機會到哪裡上您的課呢?」
「老師我還有問題沒問完耶?」

20 年的「Profession & Passion」使我演講或下課時,常敬業的盡量留下陪大家解答,但也經常會礙於時間與空間限制,無法一一滿足大家的提問。下課時的教室情況常是訓練教室時間已到要打烊、承辦人員忙碌要下班、或老師嗓子講一天話已啞…若是碰到提問如「老是緊張怎辦?」「常常被打槍信心被打擊怎辦?」這類需要分析瞭解的問題,也只能先回答「這個問題老師上課有提到」、「降低緊張需要對症下藥找原因,假以時日針對弱點強加訓練」、或「希望下回課程待續我們保持聯絡,你再把問題整理想一想」、「先回去多看老師的部落格文章。」如此以上反應。

台北教育大學演講後學生提問

在大哉問前,先確認問題的輕重與現況

回應「大哉問」對我真正最苦惱的是,整堂課安靜的學員我其實無從藉其表現判斷問題輕重;本就屬於很少上台發言、或已經長久積習的問題,更是很難三言兩語就可找到原因與解方。當學員平時鮮少上台缺乏報告經驗,一時之間無法立刻提升其表達能力,得花時間從經驗中找到問題癥結與調整。而長久積習的不良講話習慣如:跳躍型思考、口頭禪很多的,除了再三提醒多注意,同樣必需花時間針對其聽眾對象與場合對症下藥。

此外,老師不認識你,加上沒有觀摩過你上台報告講話的情況?難以標準答案簡單回覆!曾經,課後誠意十足特地出席去參與提問學員的報告發表會,直接觀察分析後在會後給予提點與建議。也曾遇到上課認真學習兼抄一堆筆記的學員,結果實在新手上路還是應付不了重要場合,只能請他課後再來上鄭老師一對一輔導的家教班了。請見【我的家教班客戶們】一文

老師的建議會有專業學理依據,或是多年經驗法則,但都只是一帖良藥處方,無法親自幫忙或代替上台報告發表。精進之道除了多問以外、還要多講、多試、多揣摩…不斷練習與修正才能真正提升個人內功。

© Copyright Li-Ying Cheng

Tagged With:
Copy Protected by Chetan's WP-Copyprotect.